*本文摘自《安庆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1995年10月),彭胜标、何志远、李德安、傅绍甫、王培臣、钟大湖,原标题《新四军第七师沿江支队的生长与打开》
1942年,日军在太平洋阵线逐渐失利,在我国解放区战场也遭到了严峻冲击,为抢救败局,加紧了对华的侵略战役,于1942年冬将“扫荡”要点转向我华中解放区。这时,消沉抗战、活跃的反动派,发动了第三次高潮,持续集结部队向我华中抗日依据地大举进攻,试图消除我军主力和糟蹋我抗日政权。在此状况下,皖中区域的敌后奋斗局势更趋于严峻、杂乱。正如毛主席指出的那样“即挨近成功,但又有极点的困难”。我新四军第七师沿江支队树立后,正是在这严峻、杂乱的对立日本侵略军、伪军和顽固派的奋斗中,通过慢慢地添加本身的安排、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建造,部队越战越刚强,越战越打开,从成功走向成功。下面咱们就将这支装备在生长打开过程中的安排状况和对敌奋斗状况,作一扼要的回忆。
在抗战的最终阶段中,为破坏日、伪和顽固派的猖狂进攻,打败各方面极点严峻的困难,争夺两年打败日本侵略者,党中心、毛主席提出了十分十分重要的精兵简政的方针。为了习惯皖中抗日奋斗需求,积储力气,以利稳固和扩展抗日依据地,最终打败敌人,我新四军第七师遵循党中心和华中局的有关指示精神,别离于1943年2月、12月和1945年5月进行了3次较大规划的整编。
1943年2月进行了榜首次较大规划的整编。将原所属的一个旅4个团(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团)以及七师地点区域的当地装备,扩建成沿江、含和、皖南、巢湖4个支队,一个独立团,一个保安大队。同年10月,二师六旅十六团也调归七师建制(编号“巢大”,团长兰祥、政委余明、副团长朱鹤云、顾问长周绍昆、主任邓庆和)。沿江支队是以七师五十八团为根底,加上桐城、庐江、无为边区的当地大队而扩建起来的。支队是旅的建制。由七师副顾问长林维先兼任沿江支队和沿江军分区司令、政委、军政委员会书记及沿江地委书记,实施党的一元化领导,副司令傅绍甫,副政委彭胜标,顾问长王培臣,政治部主任何志远,副顾问长叶树槐,供应部部长杜光甫,副部长廖乾祥,卫生队长尚英才,沿江地委副书记黄先,湖东就事处主任(即专员)后奕斋。沿江支队树立时,下辖5个大队:(1)独立大队。大队长洪宏,政委陶昆,副大队长江信水(现名江永德),军事干事韩旭;(2)桐东大队。大队长由原五十八团顾问长、后为桐庐县委军事部长李德安同志兼任,政委何志远(支队政治部主任)兼桐庐县委书记,政治教导员张尔庆,副大队长张振;(3)白湖大队。大队长由原五十五团副团长蒋天然担任,政委桂林栖兼白湖县委书记,政治教导员黄炳光;(4)桐西大队。大队长初由洪宏担任,一个月后,由钟大湖任大队长兼教导员和工委书记;(5)桐南大队。大队长汪××,政委陈定一.教导员华春木。一个月后,又将当地游击队编为两个大队:贵池大队,大队长章开如,副大队长王亚中,政委吴文瑞兼贵东县委书记;东流大队,大队长梁斌,政委吴乔木。1943年7、8月间,又添加两个大队:舒庐大队,大队长李务本、政委惠自华;巢湖大队,大队长桂俊亭、政委孙质夫。还有河西(即黄姑闸至襄安)、牛埠、陈瑶湖、白荡湖、罗家岭等数个游击队。还有一个间谍连(侦查、通讯、保镳等排),连长夏云、政指罗兰州。卫生所(即医院)由支队医务主任王瑞英(女)兼任所长。支队司令部作战科长孙成修、还有曾友诚、周正全、黄若萍等顾问,副官处主任袁仲安,副官唐树荣;政治部安排科长×××,宣扬科长王衡,特派员江阙成,秘书长张忠汀等同志。沿江支队、沿江军分区的部队活动于东自无为县城以西,西至宿松县沿长江两岸的无为、巢县、庐江、桐城、舒城、潜山、太湖、岳西、怀宁、宿松、望江、黄梅等区域,并背负拓荒长江南岸的贵池、东流、至德等区域和打通与第五师的联络。通过精简整编,部队按生长与打开区域的特色组成,部队愈加精干,战役力得到了加强,因此更适合新的奋斗局势,活跃宣扬和安排公民装备抗日,更好地打开敌后游击战役,为长期坚持与打开抗日依据地,积储力气预备反扑发明了有利的条件。
1943年12月间,我沿江支队再次作了整编。10月份将白湖大队、巢湖大队、舒庐大队、余坤大队及一些游击队合编为白湖团,团长熊应堂、政委桂林栖、顾问长顾洪、主任阙中一、副主任徐志明。
11月份,第七师独立团拨归沿江支队建制,团长罗保廉、政委彭胜标、副团长袁大鹏、顾问长王培臣、主任张元培、副顾问长兼作战顾问蔡园、副主任王荣光。12月,又将独立大队、桐东大队、桐西大队等合编为沿江团,团长傅绍甫(兼)、政委何志远(兼)、副团长徐绍荣,政治处主任何志远(兼)。这样,沿江支队除了3个主力团以外,还有桐西、桐南、东流3个大队及数个游击队,各区还有区中队。别的还树立了湖东子弟兵团(民兵),由蒋天然任团长。这时林维先仍任支队司令,政委由七师政治部主任王集成兼任,副司令傅绍甫,顾问长胡继亭,主任何志远。
为了习惯战役局势打开的需求,在战略反扑到来之际,实施由防护转为反扑,由游击战转为运动战,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
并为这一新的战略改变发明更为有利的条件,发明更为强壮的机动部队,以迎候反扑的到来。1945年6月,七师又进行了一次扩编。以沿江支队为根底与师属巢大(即原二师六旅十六团)合编,重建新四军七师十九旅(1941年5月1日树立的十九旅,1943年2月改为沿江支队)。旅长林维先,政委黄火星,顾问长熊应堂(10月,熊任副旅长,张锉秀任顾问长),政治部主任余明(11月,阙中一任副主任),供应部长陈新,卫生部长尚英才。司令部作战科长孙成修,副科长陈新华,侦查科长曾友诚,教育科长赵岗,办理科长袁仲安,政治部安排科长葛明,锄奸科长李仰岳,宣扬科长王衡。十九旅下辖3个团:原“巢大”改为五十五团,团长朱鹤云,政委邓庆和,顾问长邬兰亭,主任汪佑志,副主任储云,供应处长李×X,卫生队长×××。独立团改为五十六团,团长王培臣、政委石裕田、顾问长刘声起、主任王荣光、供应处长冯大勋、卫生队长柳尚光。白湖团改为五十七团,团长徐绍荣、政委顾洪、顾问长黄金龙、主任徐志明、供应处长冯国璋、卫生队长戴魁。别的,还有一个间谍营(1944年桂顽起义的一个连和郑子争同志的游击队合编而成。营长唐松光、政委郑子争)。原沿江支队的沿江团调出,预备与贵池、东流大队及各地游击队合编为新的沿江支队,支队长傅绍甫、政委黄先、副政委张元培,持续坚持沿江两岸区域的奋斗,并坚持与新四军第五师的联络,不久因日军屈服,未组建成。同年10月,新的沿江支队所属部队与含和支队兼并,改编为新四军第七师二十一旅,其间沿江团改编为六十二团。1946年8月,六十二团又调入十九旅为五十七团。
现在再简略地叙一叙具有荣耀奋斗前史的三支公民装备的来龙去脉。前面说到,沿江支队是以原五十八团为根底扩建起来的。该团的前身,是闽北赤军独立师的一部分。1937年 9月整编为新四军三支队五团三营。1940年6月,新四军军部决议以三支队五团三营为根底树立行进团,团长由三支队顾问长林维先兼任。7月初,林率该营北渡长江,到皖江敌后拓荒以三官山为中心的抗日依据地。8月,以该营为根底,与桐东游击队和张晓衡同志收编的一部分川军合编,正式揭露宣告为新四军三支队行进团。1941年3月,改为新四军第七师行进团。1942年2月,与桐立团、泊湖独立团合编为新四军第七师五十八团。1943年2月,与桐城、庐江、无为边区当地大队合编为新四军第七师沿江支队。行进团行进敌后一年的时刻,通过了牛埠、孙家畈、水圩、许家岭等数十次的同日、伪、顽的严酷战役,脚印广泛无为、庐江、桐城、舒城、岳西、潜山、怀宁、望江、太湖、宿松、黄梅等十数个县,发明了以三官山为中心的无庐、桐和以泊湖为中心的望、怀、太、宿两块较大的抗日依据地,为创立皖中抗日依据地西半部打下了开始的根底。
七师独立团(即五十六团)的前身,是抗日战役初期由当地抗日装备打开起来的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二团。1941年5月.以江北游击队二团为根底,与“皖南事变”中包围出来的新四军军部间谍团一个营、一支队一团和二支队三团各一部,合编为新四军七师十九旅五十六团。1943年2月改为七师独立团;同年12月.改为沿江支队独立团
五十五团(即原十六团)的前身.是1934年11月,在湖北省黄安县(现红安)宣化店树立的鄂东赤军独立团。1935年2月.改为赤军第二十八军八十二师间谍营。1937年9月,改为新四军四支队间谍营。1939年7月,与四支队抗日游击纵队一部合编为新四军四支队十四团。1940年4月.改为新四军江北游击队榜首团。1941年1月.改为新四军第二师六旅十六团。1943年10月,调归新四军第七师建制,改称“巢大”。1945年5月,改为新四军第七师十九旅五十五团。该团红一营的3个赤军连队——一、二、四连,仍就坚持着完好建制。
1947年1月,新四军第七师十九旅,改编为我国公民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第十九师,1949年2月,该师改为我国公民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1952年8月.该师赴朝参战,改为我国公民第二十全军七十三师……现在该师便是我国公民第二十三集团军第六十八师。以上便是新四军第七师沿江支队大约的“来龙去脉”。
沿江支队从初建到改编,尽管为时不长,但却阅历了屡次的艰苦战役,大体上可分为破坏日伪“扫荡”、打退桂顽进攻和由防护转入反扑的三个阶段其时日军、伪军在我皖中依据地巢无中心区周围的军力安置是:日军十五师团(师团长熊谷)驻南京至芜湖、蚌埠区域,其高田联队分驻于巢县、庐江、含山和和县区域;榜首一六师团驻安庆、大通、铜陵一带,其三十三联队分驻无为县城及襄安、黄姑闸一线。伪军独立师驻无为。伪六师驻“巢县”。伪“皖中清乡司令”吴道南部驻合肥之撮镇、桥头集、长临河区域。因为我皖中抗日力气不断强大和打开,要挟着日伪的长江和淮南铁路运输线年夏、春之交,日伪安排了皖中“清乡”司令部,以日伪榜首一六师团和一一五师团的一部分及周围的伪军,对我皖中区域进行了两次较大规划的“清乡”和“扫荡”。1943年3月17日,合理我沿江支队整编安排妥当,日伪抽调南京、江浦、芜湖、铜陵等处的榜首一六师团和一—五师团一部共约6000余人,另伪军3000余人,先由芜湖、荻港、铜陵忽然出动,采纳远距离奔袭,一夜之间,蜂拥至巢无区域周围,然后分8路向我巢无中心区“扫荡”,试图消除我指挥机关和主力部队。各路之敌均采纳夜间举动,黎明突袭,分进合击,重复搜山的战术。敌人铁蹄所至,实施了奸污烧杀的“抢光、烧光、杀光”的方针,多处是残墙断壁、尸身遍野、斩尽杀绝的一片惨景,实难闻睹。我皖中依据地军民,同仇敌慨,打开了勇敢的反“扫荡”战役。我七师采纳:以独立团一部留在巢南山区支撑奋斗;师部直属队和独立团一部连夜冒着大雨分数路包围,绕到敌侧后突击敌人。一同,各支队则乘敌后空无,活跃尽力合作作战。皖南支队一部于19、20日接连霸占三官殿、汤家沟两据点;含和支队一部向淮南路上的林头号处突击。敌因伤亡惨重,首尾难以敷衍,被逼于24日、25日悉数撤离。在这次反“扫荡”中,我主力部队和民兵进行了巨细100屡次战役,毙伤俘敌伪军千余人,获得了反“扫荡”的严重成功。这次反“扫荡”,是我沿江支队树立后的榜首次战役。特别是花桥战役,我沿江支队树立后的榜首中队在中队长刘德胜、政指梅毫带领下与日军拼杀,并在三中队(中队长钱锋、政指王家仁)、二中队(中队长程刚强、政指马步云)协同下勇敢作战,共毙伤日军数十人,我排长何鹏飞一人打死日兵4人,我一中队长、赤军老兵士刘德胜同志在与日军拼杀中勇敢献身(后由韩旭署理一中队长)。使我部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检测。4月下旬,日军又从芜湖、繁昌、铜陵等处抽调榜首一五师团、一-六师团一部2000余人,复向我巢无中心区严家桥一带进行“扫荡”。4月30日晨,敌先后由无为县城出动300余人向红庙(严家桥东南)突击;同日午后,又由高林桥出动日军200余人,并有伪军刘子清部一个大队合作,当日进至柑子树、万家祠堂(严家桥西北)一带。5月1日,又由开城桥出动敌伪400余人到羊山,后向严家桥侵犯。我独立团一部自动反击,克复槐林咀,并在高林桥全歼日军一个小队。各路之敌,沿途遭我阻击,开展缓慢。5月2日才向严家桥合击;5月3日,日军700余人由严家桥分路向尚礼岗、猪头山、花桥、魏家坝侵犯;另由蜀山出动日军一个中队侵犯周家大山北侧以合作。敌人连遭重创后.于5月6日又被逼悉数撤出我巢无中心区。这次敌人为期一周的“扫荡”,因为我沿江支队有了充沛预备,在兄弟部队、当地装备和公民群众的密切合作下,再次被咱们破坏了。在破坏敌伪第2次“扫荡”后,我沿江支队机关进驻潘家大墩进行整训。安排干部学习了毛主席《论持久战》和张云逸副军长写的“扫荡”与反“扫荡”的文章,总结了两次反“扫荡”的阅历。一同又召开了一百个民兵干部参与的民兵工作会议,研讨与安置了往后民兵怎么合作主力部队进行反“扫荡”作战等使命,逐渐加强了主力部队、当地装备力气,为迎候新的更艰苦的奋斗,做好了思想上安排上的预备。
1943年7月之后,境况日趋困难的日本侵略军,在对我华中抗日依据地的要点“扫荡”被破坏之后,则发挥了“以华制华”的诡计。在皖中区域,日军自7月起就撤出设在我依据地边际上的盛家桥和黄姑闸两据点,使蒋军和我新四军两区接壤,诱惑蒋军向我进攻,以图削弱和炸毁我皖中抗日力气。就在此刻,蒋介石也把第三次高潮面向了高峰。因此,皖中抗日依据地,尤其是巢无中心区,顽、敌、我奋斗日趋剧烈。其时在皖中周围区域的顽军有:桂顽第七军,军部驻在六安县西南的独山,其一七一师(李本一)及第十纵队驻巢县以北的古河区域。一七二师驻肥西县之吴山庙区域,一七三师驻六安县;桂顽第四十八军,军部驻霍山县,其一三八师驻舒城,一七六师(区寿年)驻桐城,一三五师驻潜山;保二团分驻无为县昆山、庐江县砖桥、黄屯等地;第八纵队驻肥西县上派河一带。在皖南的铜陵、繁昌、泾县等地驻有中心军第五十二师和川顽新七师。我皖中区域军民遵循党中心关于“阻止内战,坚决自卫”的指示,勇敢坚强地抗击了桂顽的猖狂进攻,为捍卫巢无依据地,打退桂顽进攻,七师副师长代师长傅秋涛同志于7月中旬,招集沿江支队的支队长兼政委林维先、顾问长王培臣和巢湖支队政委余再励、副支队长张学文,以及独立团团长熊应堂等,开了反顽作战会议,以傅秋涛、林维先为首组成了暂时指挥部(9月份傅秋涛同志赴延安),并确认以沿江支队为主,进行反桂顽的奋斗。1943年11月,谭希林同志(代师长)率二师十六团(巢大)到皖中。这期间,桂顽侵犯我巢无中心区首要有:1943年11月的磨盘山战役、1944年8月和1945年2月的两次周家山战役。
1943年11月20日,第八游击纵队司令龙炎武,以“皖中剿匪司令”的头衔,亲率第八游击纵队行进一、二、三支队和桂顽五一五团、五二八团一部共四个多团的军力,由盛家桥、黄姑闸分三路向我巢(县)、无(为)抗日依据地的槐林咀、笑泉口、魏家坝一线发动了猖狂进攻。其左翼为第八游击纵队行进二支队,右翼为行进一支队和五二八团三营,中心为五一五团和行进三支队。试图在日伪军合作下,炸毁我抗日依据地,消除公民抗日装备。面临顽军分路侵犯,我采纳了“阵地阻击耗费敌有生力气,此后相机反击消除敌一部”的方针。我安置:以白湖团两个营及桐东大队坐落狮子皮山、独皮山一线阻击敌右翼进攻;白湖团另一个营据守磨盘山阵地,阻击敌左翼的进攻。独立团据守大孔家、罗庄、井头山、周家山一线,阻击敌中心的进攻。沿江支队的独立大队坐落蒋家山口向西南方向戒备。皖南支队一个大队匿伏于大孔家,巢大(十六团)于笑泉口一线日晨,敌全线向我猛攻。我各部勇敢抗击.打退了顽军数次
22日,敌人持续全线向我猛攻,我为诱敌深入,白湖团二营五、六连受命由丁字山、黄泥山阵地向东搬运至磨盘山据守。午后,敌人主攻磨盘山,先后18次冲击均被我打退。当敌挨近我第二道防地时,我即拉响地雷、石雷、炸得敌人尸横遍野,鬼哭狼嚎。但敌仍不甘愿失利,持续向我阵地猛扑,我磨盘山部分阵地被敌占据。傍晚时,乘敌立足未稳疲困之际,我巢大(即十六团)受命反击,协同白湖团二营克复阵地。巢大一、二营敏捷向磨盘山疾进。一营副营长肖选进带领二连进至敌前沿,令二连就地荫蔽,自带通讯员去侦查。前出数百米时被敌发觉,敌问:“你是哪一部分的?”肖副营长见周围都是敌人,并正在吃饭,便见机行事地答道:“我是五二八团一营营长,前来援助战役,你们支队长在哪里?请他跟我去看地势。”顽军二支队长郑其昌信以为真,就带两个卫士与肖一同行进,边走边谈,当走出二百米时,见离敌较远并接近我部队了,便乘敌卫士稍远之机,肖就将郑捉住缴下他的手枪,并大声指令“二连反击”。二连闻声而动,直扑山头。一营各连一同骁勇出去,巢大二营也敏捷地冲向敌人,通过一个多小时激战,顽军第八游击纵队行进二支队除一部窜逃外,大部被歼。计毙其大队(营)长以下160余人,俘顽支队(团)长郑其昌以下400余人,缉获迫击炮1门、轻机枪4挺、步枪400余支。
当巢大向磨盘山顽军二支队反击时,为阻截中路顽军主力声援,独立团一连受命侵犯樊家山井之敌。守敌会集全连几挺机抢向我猛射,我一连伤亡较大,且被阻于村东北,状况十分危殆。此刻,在村东南的我二营营长胡金龙,看见友邻遇险便令司号员不住吹号(注:
此句印刷不清,依推测补齐),把敌人火力引到自己身边来,一连脱险了,但胡营长却不幸荣耀献身。一连进攻受阻后,独立团改用二营五连于当晚突击樊家山顽敌,五连以二排六班为尖刀班,班长陈裕堆(现名裕德)手持梭标,身背手榴弹,带领全班隐秘运动到岱山北侧山脚下,忽见顽军两个连下山北援,陈令全班荫蔽,待顽军曩昔后,就带兵士朱双喜尾敌而行,全班随后跟进,当顽军后尾快进樊家山井村前时,陈接连向敌投出两枚手榴弹,并乘爆破硝烟用梭标捅死最终面一个顽军,前面四个顽军匆促转过身来,四支枪口对准陈裕堆,陈见顽军枪上没有刺刀,就身子一闪,扎死了左面一个顽军,顺势又扎死了右边一个顽军,中心两个顽军匆忙要跑,又被扎死一个,另一个被捅后掉进了粪坑,接着被兵士朱双喜、丁学明上前活捉。为防村内顽军反扑,陈班长指挥全班向敌群猛投手榴弹,全连上来后,将敌压在一个大院内,此刻皖南支队的一个大队也赶到村北来夹攻敌人,经一个小时激战,敌除逃走一部外,余被我消除。独立团五连和皖南支队的一个大队对樊家山井的突击,阻击了顽军北援,确保了巢大向磨盘山反击的成功。战后,独立团颁发陈裕堆同志战役榜样的荣耀称号,皖《大江报》、七师《装备报》以《梭标逞强》为题,赞誉了他的英雄成绩。23日正午,桂顽五一五团猛攻我井头山阵地,我独立团坚强抗击,在巢大一、二营合作下,与敌打开利剑搏斗,战役一向打到傍晚,毙伤敌100余人,俘敌90余人,顽军遭此惨败、仓惶溃逃。至此,顽军进攻被我完全打败。此次反顽奋斗的成功,关于合作全国打退第三次高潮和稳固以巢无为中心的皖中抗日依据地,有着重要意义。1944年7月中旬,桂顽一七一师占据了我江浦、全椒区域,完全切断了我新四军二师、七师之间的联络,并安置一七一师、一七六师实施东西对进、试图炸毁和占据我皖中依据地。顽军通过长期预备之后,于8月下旬向我巢无区域发动了进攻。8月23日7时,顽军第八游击纵队司令龙炎武到乌龙山前沿督战,令一七六师的五二八团;常备队五个中队和一个迫击炮连共2000余人,分两路向我周家大山西侧的天井山阵地强烈侵犯。顽军五十八团三营向我阵地右翼迂回,进至我葫芦山正面,并以机枪火力限制我前沿。护卫天井山、葫芦山阵地的我独立团一、三营和白湖团三营,奋起抗击,以强烈的火力杀伤敌人,当顽军冲击迫临时,各分队当即投入一排排手榴弹,乘敌被炸得晕头转向一片紊乱之机,我兵士们拔出马刀,猛扑敌群,杀得顽军惶惶不安。战至九时,正面之敌被我火力所阻,侵犯葫芦山之敌也被我独立团4个连反击打退。
10时许,我因弹药耗费将尽,自动撤离天井山、关山一带。敌占天井山、关山后,则全力进犯我三尖山,我独立团四连一排在支部书记张柏与排长张开运的指挥下,接连打垮敌十余次冲击,杀伪敌数十人。15时,全排23勇士提出“与阵地共存亡”的壮烈标语,该排弹药打光,石雷耗尽,则用枪托、刺刀、石块与敌拼杀。杀敌数十人后;拆毁枪机、砸坏机枪。在支部书记张柏和排长张开运带领下,高呼“我国万岁”的标语,全排与敌肉搏,最终壮烈献身。15时后,敌以天井山、关山为依托,会集军力和炮火进犯周家大山。我独立团三营与敌激战,经数小时的重复拼杀,打退了敌千余人的数次冲击,一直据守阵地。七连副连长黄跃勇敢杀敌,在碉堡邻近荣耀献身。战至傍晚,我巢大声援赶到,顽军畏于被歼,弃尸30余具,向乌龙山、黄姑闸方向狼狈窜逃。我独立团、白湖团在巢大合作下,乘势分路反击,将天井山一线克复。此战,我沿江支队毙桂顽一个营长、三个连长及官兵300余人,重创桂顽五二八团。我独立团荣获新四军军部嘉奖。战后,七师《装备报》以《二十三勇士生前勇敢成绩》为题,赞誉了独立团四连一排可歌可泣的英雄成绩。
1945年2月21日,乘敌伪2000人向我依据地无为东乡区域“扫荡”之际,桂顽以其一七六师五二七团、五二八团、保二团、保四团和第八游击纵队一部共五个团军力向我巢无依据地进攻;一同,又以其一七一师一部与保三团向我含和区域进攻。试图东西夹攻我七师,以达炸毁我皖中依据地的巢无中心区。沿江支队依据师运示“既要捍卫依据地,又要保存有生力气,荫蔽主力,当令反击”的作战方针,决议:以白湖团防卫兆河东岸沐家集南北区域,以一营防卫沐家集(含)及以南至白湖象山边,以三营坐落花山下视情机动。以独立团和巢大防卫周家大山至象山魏区域。独立团以二营防卫周家大山、葫芦山,其三营防卫钓鱼台、象山魏,其一营归巢大指挥。巢大以三营防卫菩萨山(周家大山东北),以其一、二营并指挥独立团一营作为第二队伍,视状况机动,沿江团二营(营长夏云、政教钟大湖)坐落蒋家山口,对西和南实施戒备。21日6时,顽军兵分两路,北犯沐家集和南犯周家大山。6时,北路顽军五二七团和保安团由盛家桥、金城寺等两路向东攻我沐家集南北区域。战至10时,由金城寺出来敌两个营的军力,猛攻白湖团二营防卫的兆河东岸吴家咀主阵地,至13时,敌占我吴家咀后并向东打开进攻,于14时敌占槐林咀,从北边要挟白湖团花山阵地。10时,由盛家桥出来敌一个营,猛攻白湖团一营防卫的泊后村阵地。12时,敌分两路由泊后村向北和由盛家桥向东夹攻白湖团一营防卫的沐家阵地,战至13时,敌占沐家集后并向东打开进攻。此战白湖团伤亡较大,二营营长桂俊亭挂彩,副营长林金芳勇敢献身。花山阵地遭北边要挟,故三营无法反击。至14时,全团受命向东北严家桥方向搬运。7时,南路顽军五二八团两个营侵犯我周家大山,以一个连进犯我独立团四连三排防卫的葫芦山;敌五十八团另一个营和保安团侵犯我巢大三营防卫的菩萨山,战至10时,为解葫芦山之围,我独立团七连向顽军侧后田东、吴村反击未成。该团副团长袁大鹏在调查敌情时,不幸中弹身亡。13时,巢大向菩萨山反击未成,该团团长兰祥、二营长徐炳万在指挥作战时壮烈献身。我周家大山.菩萨山防卫部队在予敌严重杀伤后,受命撤出阵地向北搬运。22日,南北两路顽军于严家桥会集.23日,占我石涧埠。我军于照明山一线阻击后,便转到顽军翼侧之银屏山一带,待机反击。当顽军占我中心区时,我以一部军力合作当地装备民兵行进敌后不断突击敌人。顽军腹背挨揍,被逼于25日撤离,26日退至魏家坝.我军乘势跟踪追击。此战,我伤亡200余人,其间团长兰祥、副团长袁大鹏、营长徐炳万等同志阵亡;获得了共毙伤俘敌近千人的成功。捍卫了巢无依据地,破坏了敌伪和桂顽试图从无为东乡、湖东、含和三个方历来夹攻我七师的意图。顽军再次遭我沉重冲击后,士气一蹶不振,而我沿江支队却从此改变了日伪顽夹攻的晦气位置,并为我军在这一区域转入对日战略反扑发明了有利条件。
1945年春夏之交,我沿江支队由防护转为反扑。由游击战转为运动战。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我支队一部曾三渡巢湖作战,向巢湖北岸的日伪据点自动建议进攻,这可以说是我支队进入战略反扑的起点。第2次是由独立团团长王培臣、主任王荣光带领一、三营和五连去巢湖北岸进犯桐阴镇,船到湖心时,遇上了日军商船队。经半小时战役.俘伪军、日商百余人和满载货品的船舶7条,派五连押回南岸,一、三营持续渡湖,当天消除桐阴镇军50余人。
1945年7月下旬的巢盛公路大捷;同年8月上旬的南渡长江,霸占繁昌平分徐伪据点;同年8月10日的望城岗战役;以及8月下旬进犯雍家镇等等战役……这些都是我军进入战略反扑时。我沿江支队和扩建为十九旅时的自动反击,并获得了可喜战果的几回战役。其间尤以五十六团(原沿江独立团)为主配属五十五团三营和师部间谍营所打的望城岗战役,消除伪军第四师第十二团和巢县保安团一部共1300余人。其间俘伪军副团长以下近千人,缉获轻重机枪30余挺,步枪700支(以上包含全部参战部队的成果和巢无独立团截歼伪军近2个连)。以十九旅的五十六团、五十五团及含和独立团等部进犯的雍家镇战役,消除伪中心保镳二师四团二营、和县曹良文保安团2个营和雍家镇伪自卫中队共1200余人,其间毙伤伪军副团长以下400余人,俘伪军副营长以下800余人.缉获日式步卒炮2门、重机枪4挺、轻机枪26挺、步枪500余支、掷弹筒10具、短枪20支。
沿江支队从创立到改编,阅历了三个年初,部队打开十分敏捷,由初建时的一千五六百人,打开到改编时的7000余人。全支队指战员勇敢地战役在皖中的无为县以西至宿松县长江两岸区域,为拓荒和稳固皖中抗日依据地,为抗日民族解放战役的成功,作出了应有的奉献。回忆我沿江支队在日伪顽夹攻中生长强大的战役进程,咱们深刻地体会到:只要坚决执行以同志为首的党中心的全部方针、方针和指示;加强党对戎行的肯定领导和政治思想工作;充沛发动群众,实施公民战役;树立和稳固抗日民族统一阵线,才干获得革新战役的完全成功。别的,在此值得特别说到的是:我沿江支队首要负责人林维先同志,是有着特别的奉献的。还有我独立团团长罗保廉、副团长袁大鹏、十六团团长兰祥以及营长肖恒辉、胡金龙、余坤、徐炳万、林金芳、华春木等数百名勇敢献身的同志,他们的成绩,也就应当是照耀革新史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