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轻更节能、乘坐更舒适、运维本钱更低……1月10日,跟着一声洪亮的鸣笛,青岛地铁集团与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联合研发的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碳星快轨”在青岛地铁1号线正式上线,投入商业运营。“碳星快轨”填补了碳纤维复合资料在地铁车辆主承载结构上商用的世界空白,引领我国地铁列车完结轻量化、绿色化全新晋级。
“碳星快轨”车体以黑紫黄蓝为主色彩,车厢内部黑色的碳纤维座椅、扶手杆、司机室操纵台科技感十足。当然,“碳星快轨”的“黑科技”远不止这些。
据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主任规划师刘金柱介绍,“碳星快轨”的车体、转向架构架等主承载结构,均选用碳纤维复合资料制作,在全球初次完结了碳纤维复合资料在地铁车辆主承力结构上的商业运用。较传统地铁,碳纤维地铁列车完结全新晋级,更轻更节能、乘坐更舒适、强度更高、轮轨磨耗更少、运维本钱更低。
更轻更节能。相较传统金属资料车辆,车体减重25%,转向架构架减重50%,整车减重约11%。车身更轻,跑起来更节能,运转能耗下降7%,每车每年可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约130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01亩。
乘坐更舒适。在商用地铁列车范畴初次选用自动径向转向架技能,能够自动操控车轮沿着径向经过曲线,大幅减小过弯道时的“啸叫”,曲线分贝,运转更安静。
强度更高。与金属资料车体比较,该碳纤维列车的车体强度更高,安全系数更高。一起,选用碳纤维复合资料制作的转向架构架,抗冲击才能更强,更耐疲惫,结构寿数更长。
轮轨磨耗更少。更轻的碳纤维车身,减轻了车辆轴重,轮轨力下降15%以上,由此削减了轮轨磨耗。自动径向转向架的运用,也下降了对车轮和轨迹的磨耗。
运维本钱更低。轮轨磨耗更小,车辆轮对和轨迹的保护量大起伏削减。一起,该车运用数字孪生技能,搭建了碳纤维列车SmartCare智能运维渠道,完结车辆毛病智能检测、健康状况智能评价和修程修制优化,下降了检修本钱。经过选用新资料新技能,该车全寿数周期检修本钱下降22%。
据了解,“碳星快轨”于2021年发动研发;2024年6月,完结厂内型式实验及4000公里安稳测验并发布;2024年7月至12月,在青岛地铁1号线个月的现场线路实验,共展开整车例行实验20项、型式实验36项,经过了从系统到整车的全面测验实验,列车各项功能得到了充沛验证;2024年12月21日,经过上线日,经过第三方独立安全评价(ISA)。
作为先进轻量化资料,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度、抗疲惫、耐腐蚀等长处,被称为“新资料之王”。在地铁车辆范畴,碳纤维复合资料此前已运用到非承载、次承载部件,但在主承载结构上的商用尚属空白。青岛地铁集团与中车四方等单位联合攻关,打破碳纤维大型杂乱主承载结构一体化规划、高效低本钱成型制作、全寿数周期验证与运维保证等要害技能,成功将碳纤维复合资料运用到商用地铁车辆主承载结构。
轻量化是下降轨迹车辆运转能耗、完结绿色化低碳化的要害途径,碳纤维代表着未来轻量化资料技能开展趋势。碳纤维地铁列车投入商用运营,打破了传统金属资料结构减重瓶颈,完结我国轨迹车辆轻量化技能的迭代晋级,将为推动城市轨迹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城轨职业完结“双碳”方针发挥及其重要的效果。一起,将有力推动复合资料全链条工业高质量开展,关于培养轨迹配备新质生产力,建造轨迹配备现代化工业系统具有极端重大意义。
“碳星快轨”在青岛地铁1号线上线初期,方案于山里站始发,在山里至兴国路上下行区域往复运转。后续将依据山里至兴国路区域运作状况,安排投入全线号线是青岛城市轨迹交通线网规划中的大运量主干线路,是国内罕见的超长线条线路完结换乘。线路横跨胶州湾,串联西海岸新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五区,掩盖铁路青岛站、铁路青岛北站等4大交通枢纽,日均客运量超40万人次,是青岛地铁当之无愧的“顶流”。
与既有1号线车厢的座椅、立柱、扶手运用碳纤维复合资料,立柱减重50%,客室座椅面板减重20%以上,轻量化效果显着。一起碳纤维复合资料触感愈加舒适,尤其在冬天,不会感觉冻手。列车车厢内地板布添加跳色,照明选用大环形灯,关于乘客来说,可直观感受到这款列车愈加宽阔亮堂。
“碳星快轨”的商业运营,是青岛地铁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开展方面获得的又一重要效果。这不只标志着青岛市碳纤维复合资料工业链的成功落地,更将加速推动青岛市轨迹交通工业链完结延链、补链、强链,加速完结新旧动能转化,助力轨迹交通配备工业转型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