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缘政治风险频发、国内经济发展受到国内外多重不可控因素影响下,消费者消费信心及能力萎靡,升级消费需求呈疲软态势,供需错配导致行业发展大幅承压。与此同时,公司内练基本功,加大研发技术投入,力求生产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94,440,591.88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26%;实现盈利54,607,382.84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6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52,215,980.7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6.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269,508.7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57%;研发费用38,949,318.4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2%。
公司管理层围绕董事会制定的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计划,充分的利用有效资源,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持续推动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多维度提升。强化品质管理,加大人才教育培训力度,提升运营效率,促进了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
公司偏光片产品以矩形偏光片为主,加工能力覆盖11英寸至100英寸各类大小规格型号,产品最终适用于电视、显示器等终端应用,能够很好的满足客户不同的采购需求。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11条偏光片加工生产线,其中以中大尺寸产线为主,产能状况稳定。我们深知,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客户的支持和信任,因此,我们始终将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致力于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签约新的行业龙头客户,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冠石半导体有限公司与宁波前湾新区5月签署《投资协议书》,计划投资16.10亿元用于建设“光掩膜版制造项目”,该项目已于2023年10月份开工建设,至2024年1月27日厂房封顶仅用时8个月。公司将继续按照已有的建设工作计划,持续稳定的推进各项工作,预计将分别于2025年实现45纳米光掩膜版的量产,2028年实现28纳米光掩膜版的量产,全部达产后,年产半导体光掩膜版逾1.25万片。该项目预计年营业收入将达8.5亿元。光掩膜版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将成为国内技术能力先进的独立光掩膜版生产企业,可填补国内先进制程光罩空白,打破国外高端光掩膜版的垄断局面,提高我国半导体光掩膜产业的安全和可控性。
随着公司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功能性结构件、超高清液晶显示面板及研发中心”的推进,已建成投产的液晶面板生产线顺利实现量产。公司在丰富产品种类、优化产品结构的同时,进一步满足了现有客户的差异化产品需求并扩大客户群体,全面提升了公司竞争力及行业影响力。面对未来,我们有着清晰的发展规划。报告期内,公司加深与客户的合作力度,多产品多维度的合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供应液晶面板及其他产品。我们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公司积极拓展市场,扩大业务规模,为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而努力。
受政府有利的政策、持续的技术进步及成本下降推动,汽车电动化加速发展,智能化迎来风口。电动汽车产业规模预期将继续成长,在汽车电动化下传统供应链体系将被打破重塑的背景下,公司持续拓展相关市场的特种胶粘材料产品,目前已与汽车产业龙头建立合作关系,为与下游客户进一步深度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在生产过程管理方面实施了多项管控手段,使用全自动生产线,除直接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生产能耗外,还能利用其高精度的导向、定位、调整、检测等功能有效提升产品良率,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进行全程监控,保证产品的优良品质。
公司研发部门负责对现有产品及孵化产品进行持续的技术改良和技术攻关,为公司现有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为公司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重视对核心技术的保护,截至目前已取得4项发明专利及97项实用新型专利,9件软件著作权,另有9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已获得受理。
在明晰职责、完善制度、优化流程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和完善内控管理,加强全流程风险控制措施,促进公司内部管理规范有序。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梳理流程、开展内部审计、开展培训引导、工作效率分析等手段,进一步优化经营管理模式,增强公司在资源整合、业务协同、融资、风控及综合管理方面的功能作用,提升公司业务发展能力和空间。
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调整优化内部人才结构与培养策略,重点关注关键业务条线人才队伍的建设。公司通过对人员绩效结果、核心能力、潜能、客户评价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估,建立关键业务条线人才储备,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等,从而保证整体人才能力的向上与良性发展,推动人才的开发与留任,继而实现支持业务稳定发展、提升业务交付品质。
显示面板是一个千亿美元级大市场。2022年,全球面板市场规模约为1,227亿美元,面板出货总量约为35.1亿片,出货总面积约为2.5亿平方米,后续将呈现稳定增长趋势,预计2030年,全球面板市场规模将达到1,487亿美元,面板出货总量约为40.8亿片,出货总面积约为3.3亿平方米。
LCD面板行业历经多轮周期,大陆厂商通过逆周期投资加速追赶,市场份额上已经实现了对日韩的超越,受后发成本优势推动,日韩已经难与大陆厂商竞争,逐步关闭本土产能,因此大陆面板厂份额进一步扩大。目前大陆厂商已基本宣布不再投资LCD产能,高世代线巨额资本开支阻挡了诸多小厂的追赶计划,行业产能格局日渐清晰,行业进入寡头竞争时代,价格波动或将显著收敛。
消费升级叠加大尺寸供应能力释放,大屏化成为长期趋势。近年来中国大陆面板厂对于大尺寸面板的布局及供应拉动了供给端大屏化的趋势,而消费者消费升级及电视更新换代亦加强了这个趋势。据Omdia数据,由于32英寸电视面板销量下降,而65英寸、75英寸和85英寸电视面板销量增长,2023年5月,液晶电视面板的加权平均尺寸首次超过了50英寸,并且在2023年9月超过了52英寸。在大尺寸市场中,随着G10.5代线产能的释放带动面板供应能力提升及成本下降,“65/75”已然成为客厅电视的首选尺寸。据群智咨询数据,近三年来65寸以下的电视市占率呈震荡下滑趋势,65寸及以上的电视市占率呈明显提高趋势。
作为显示技术的核心要素,偏光片使图像能够在屏幕上显示和被看到。偏光片全称为偏振光片,允许特定偏振光波通过,同时阻挡其他偏振光波,是由多层膜构成的复合薄膜结构。偏光片是显示面板的核心光学膜材料,可控制特定光束的偏振方向,用于将自然光转变为线偏光或圆偏光,使屏幕显示出图像,提高画面清晰度。
随着产业升级,新进入国家或地区会布局更高的世代线,对现有的低世代线进行降维打击,所以整体面板产能一直在增长。其次是面板成本的下探,伴随着显示产业链完善、技术升级、效率提升,在企业相互竞争下,面板成本持续下探。从市场供需变化来看,供应/需求端偶发事件导致供需关系失衡,会带来面板行业周期性转变。
LCD和OLED是显示技术中的中流砥柱。根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的数据,2022年,LCD器件(面板)产值约704亿美元,占比约64%;OLED器件(面板)产值约325亿美元,占比近30%。可见,在新型显示领域,LCD凭借超高的性价比,牢牢占据着主流地位,而不断成熟的OLED技术持续拓展应用领域,行业地位也在稳步上升。据洛图科技,2023年三季度,全球大尺寸交互平板显示面板出货量为105.6万片,相比2022年同期上涨了21%,出货面积同比增长18.7%。电视面板通常与大尺寸交互平板显示面板共用相同世代的产线年三季度,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5,860万片,同比下降3.7%,但出货面积同比上涨了11.8%,面板大厂们都纷纷在大尺寸面板布局。
根据天风证券601162)研究所报告显示中国市场:受家庭娱乐方式多元化、地产低迷等因素影响,彩电行业终端零售相对低迷。23年以来居民消费信心仍显不足,房地产市场低迷、短视频&直播等内容渠道分流娱乐需求、智能投影分割黑电市场等因素影响下,TV终端零售持续不振,叠加渠道库存去化困难导致品牌出货意愿下降,23年Q1-Q3期间国内出货下降8.5%。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半导体显示器件包括偏光片、功能性器件、信号连接器、液晶面板、生产辅耗材及OCA光学胶等,主要应用于液晶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等带有显示屏幕的消费电子产品;特种胶粘材料包括胶带、搭扣、泡棉、保护膜、标签等各类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轨道交通及汽车行业。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显示行业,目前已与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富士康等国内外显示面板制造龙头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最终应用于华为、小米、OPPO、VIVO、海信、创维、苹果、三星等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商的畅销机型。
半导体显示器件是显示面板及其配套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该类产品具体可细分为偏光片、功能性器件、信号连接器、液晶面板、生产辅耗材及OCA光学胶等多个品类。
偏光片全称为偏振光片,是所有显示屏幕均需使用的关键材料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使非偏极光(如自然光)产生偏极化,转变成偏振光,加上液晶分子扭转特性,达到控制光线的通过与否的功能,起到光开关的作用。
公司从事的偏光片业务是对偏光片卷材进行后端加工,通过SLT分条、裁断、检验、收取、面取和包装等多道工序,使得偏光片产品的尺寸及光学特性符合客户需求,工艺流程较为复杂。由于偏光片是液晶面板的核心组件之一,其产品质量稳定性将直接影响下游面板制造的生产良率及效率,因此对偏光片的性能和生产精度要求非常苛刻,偏光片加工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公司已在偏光片加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并在关键生产环节实现技术突破或工艺改进,能够对偏光片产品的裁剪精度、直角度、吸收轴角度和翘曲度误差等指标精准控制,例如直角度误差控制在0.05度以内,吸收轴角度误差控制在0.3度以内,翘曲度误差控制在-8到20毫米之间,公司产品性能保持业内领先水平。
目前,公司偏光片产品以矩形偏光片为主,加工能力覆盖11英寸至100英寸各类大小规格型号,产品最终适用于电视、显示器等终端应用,能够实现用户不同的采购需求。
功能性器件通常采用模切方式生产,是将一种或多种材料(如光学保护膜、胶带、泡棉、石墨片、橡胶、金属箔片、硅胶等)进行分切、组合,再借助于模具,通过设备的压力作用形成预定规格的零部件,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显示模组及相关配件,可实现粘贴、屏蔽、绝缘、缓冲、防护等特定功能。功能性器件产品对生产环境要求较高,需要在高洁净环境中生产。
公司具备高精密、高附加值功能性器件产品的生产能力,该类产品生产工艺复杂、技术精密度要求高,生产门槛、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公司的功能性器件产品全部为根据客户需求专门定制的非标准零部件。
公司的信号连接器产品主要包括整机线束、转接板、同轴线、屏幕测试线、FFC柔性扁平电缆等,能够实现液晶模组与信号控制基板之间的信号传输功能。此外,公司还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转接装置,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屏幕测试解决方案。
液晶面板是由液晶玻璃(CELL)、偏光片、PCB基板、柔性IC、异方向性导电胶膜等材料组成,是液晶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显示成像的核心部件。随着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功能性结构件、超高清液晶显示面板及研发中心”的顺利推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建成投产了4条液晶面板生产线)生产辅耗材
公司为下游显示面板制造企业提供生产环节所需要用到的部分辅材和耗材,主要产品包括缓冲材、感压纸、光电显示用胶带等。
公司的特种胶粘材料主要包括胶带、搭扣、泡棉、保护膜、标签等各类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工业、轨道交通及汽车行业。公司将上述各类特种胶粘材料通过模切工序加工为客户指定的形状,可以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
“原料自购”是指公司获得客户订单后,根据订单要求采购相应品种、规格的原材料,组织生产加工后交付给客户实现销售。该业务模式下,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主要包括偏光片、功能性器件、信号连接器、生产辅耗材、特种胶粘材料等,盈利来源于销售收入扣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后的余额。
“受托加工”是指由客户提供原材料,公司按照客户要求的产品规格、质量标准加工后交付产品,公司向客户收取委托加工费。由于无需采购原材料,因此公司不必承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风险,资金需求较小,经营更具有灵活性。
“贸易”是指公司将采购后的产品直接销售给客户,无生产加工环节。报告期内,公司利用自身完善的供应链系统,为客户采购的部分材料在规格、型号上能够直接满足其生产需要,因此直接向客户销售,以增强客户黏性。该等业务模式下,公司的盈利来源于销售价格与采购价格的差额。
公司设立采购部,负责搜集市场信息及询价、供应商开发和评选、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实行、优化进货渠道、降低采购成本等。
公司营业管理部接到客户需求后,综合考虑安全库存、生产计划等因素,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制定《采购申请单》,并将其在系统中录入。采购部根据库存及近三个月客户的需求情况对《采购申请单》所载的请购数量等信息进行复核和确认,经营业管理部、采购部、销售部、副总经理审批后,开展供应商询价。公司采购部负责供应商的开发和维护,根据供应商的资质、规模、存续时间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初步考核和审查,并对供应商寄送的原材料样品进行测试,经测试合格且供应价格满足公司的成本控制要求的情况下,采购部对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在综合评价供应商的供货价格、交货期、物料品质、账期、品牌、所在区域等因素后,择优选择供应商。公司建立供应商资源池,并持续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管理。公司与供应商一般先签订框架性合同和品质合同,再结合具体采购需求不定期向供应商下发采购订单。
采购部向供应商下发订单后,一般通过邮件和电话等方式对订单进行跟踪。采购物品到货后由仓储部接收《送货单》,在核实原材料名称、数量等信息无误后将物料置于待检区,同时开出《进料报检单》,通知品质部进行检验。经品质部检验合格后,仓储部办理物料入库手续并将入库信息录入系统。公司按账期向供应商支付货款,约定账期届满时,采购部提出货款支付申请,经采购部和财务部审批后,财务部向供应商支付货款。
公司设立生产部,负责组织和完成公司的生产任务。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组织生产,即根据客户订单情况安排生产。
公司生产全过程按照“6S”的原则组织生产,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AFETY),并按照“全面质量管理体系”(TotaQuaityManagement,TQM)的要求进行体系化、程序化操作。
在自主生产模式下,公司利用自有的生产加工能力,如自有厂房、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完成生产。生产部根据库存及营业管理部提供的客户订单情况,安排生产计划,并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完工产品需经品质部进行检验。
除自主生产外,公司还灵活采用委托加工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受托方的场地、设备、人员等资源,既可完成客户订单、提高供货效率,又可减少前期投入。委托加工模式下,公司向外协厂商发送订单(部分产品需公司同时提供设计图纸),将部分工序或全部工序委托其加工生产,受托加工厂商根据订单(及设计图纸)组织生产或加工,待加工完成后,外协厂商将每批产品的检测报告随货发送至公司,公司根据检测报告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并对产品进行综合评价和合格性判定,如判定为合格则入库备用,如判定为不合格则退货或降级接受。报告期内,公司将液晶面板产品、部分信号连接器产品及少量特种胶粘材料产品的全部或部分工序委托给外协厂商加工生产。
公司设立销售部,负责组织和实施公司的销售工作,包括制定销售计划、客户开发、评价和维护、应收账款催收、销售业绩分析等。公司通过客户推荐、终端消费电子厂商指定合作、直接上门拜访等方式进行市场推广,获取客户资源。
公司全部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根据客户下发的订单要求,采购相应规格的原材料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销售部负责客户的开发和维护,通过搜集信息、人员介绍等方式识别潜在客户,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与期望,有针对性地对客户进行定向开发,最终进入客户的供应商系统并与客户开展合作。客户有采购需求时,由销售部根据客户订货要求制作销售合同,经内部审批后交予客户签署。营业管理部日常接收客户订单,并在系统中确认客户账期信息无异常后,将订单信息录入系统(包含产品种类、产品数量、产品价格、预计发货时间、产品特殊要求、BOM版本等信息),随后再将销售订单结合库存余量下达生成生产订单,生产订单经生产部审核后排期生产。营业管理部再根据库存和生产情况制作《发货单》,仓储部对《发货单》进行审核并备货发货。仓储部于货物发出后10天内收回物流公司带回的客户回签单并在系统中录入,营业管理部根据回签单每月与客户对账并联合销售部一起催收货款。公司销售部会同营业管理部结合客户采购额和信用情况,每年度对客户进行持续跟踪评级。
为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公司高度重视控制成本,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司主营业务在显示行业产业链上不断扩展,多条产品线已实现协同发展,可有效控制成本。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持续关注显示行业客户的实际业务需求,产品从初期的特种胶粘材料到LCD偏光片、再到OLED功能性器件,均是依托原有的供应链系统拓展业务,最大限度节省了市场开拓成本。在原材料采购方面,企业具有稳定和良好的采购渠道,随着自身产品品类的不断完善,公司对主要原材料的采购量快速增长,使得自身议价能力不断增强,可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在产能利用方面,公司在同产业链上拓展业务时已经充分考虑了新产品生产线与原有设备的通用化程度,使得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随设备产能充分利用而下降。
公司生产使用全自动生产线,除直接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生产能耗外,还能利用其高精度的导向、定位、调整、检测等功能有效提升产品良率。此外,使用自动化设备还可大幅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实现快速交货,加速公司,从而降低流动资金使用成本。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ERP系统和MES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和传递生产过程信息,避免因产品规格型号多、制程长而导致的人为统计延迟和错误,促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标准化作业。此外,公司还通过作业成本动因分析,优化作业流程和生产工艺,不断加强对重要增值作业的全方位管理,减少非增值作业环节,以精益成本管理为目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公司的研发与市场深度融合,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研发团队在新产品开发初期即进行价值分析判断,将成本控制理念贯穿研发全过程,从新产品的设计、工艺、原材料等各个环节入手,充分论证其生产成本、采购成本、能源消耗等是否达到最优方案,确保新产品在投产后能够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面板制造领域,产品质量稳定性将直接影响下游显示面板生产良率,以及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的性能,因此客户对公司产品质量有极高的要求,将产品质量稳定性作为筛选合格供应商的关键指标。公司为确保自身产品质量始终符合客户要求,在生产经营中严把质量关,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16/ISO9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GB/T24001-2016/ISO14001:2015)》《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2016)》等多个质量体系认证,并建立了《来料检验程序》《产品、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过程检验规范》《制程管制规范》《出荷检查规范》《出货检验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等多个科学的过程控制规范,将质量控制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
公司的质量控制管理行之有效,各个部门职责明确,品质部负责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品质能够满足规定的要求;生产部负责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节点进行实时监查,发现异常须立即排查解决,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营销部负责产品售后质量跟踪,根据产品的最终使用效果和客户反馈情况建立产品质量档案。
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公司现已进入多家显示行业龙头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为今后拓展业务、长久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围绕核心业务进行技术研发,日益构建了完备的研发体系,形成了良好的研发机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98名,技术骨干均具有多年相关行业从业经历,具备丰富的工艺设计及研发经验。公司研发部门负责对现有产品及孵化产品进行持续的技术改良和技术攻关,为公司现有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为公司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重视对核心技术的保护,截至目前已取得4项发明专利及97项实用新型专利,9件软件著作权,另有9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已获得受理。
公司有效运用研究机构、行业专家等外部研发资源,结合现有的研发能力,充分发挥公司先进制造优势,不断加快研发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持续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等模式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整合,持续保持行业领先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此外,公司善于获取行业前瞻技术信息,分析和研究国内外行业前沿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根据国内外行业技术发展动态,结合公司下游客户的实际需求,及时组织内部研讨会议,进行产品技术的战略分析和调整,确定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制订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计划,保持公司技术水平的领先。
公司秉承“科学发展、客户至上、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面向市场开拓业务,经过多年潜心耕耘,现已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
公司的直接客户主要为显示面板制造商,其中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富士康等一大批显示行业龙头企业;最终客户以消费电子品牌商为主,其中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海信、创维、苹果、三星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由于上述显示面板制造商和消费电子品牌商对进入其全球采购链的供应商的认定极为严苛,会全面考察产品质量、公司信誉、供应能力、财务状况、产品价格和社会责任等各重要方面,认定流程较长,供应商转换成本较高,因此除非供应商基本面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一般不会轻易更换,这也使得公司现有的优质客户资源十分稳定。
公司在长期的经营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品质等应急处理经验及快速响应能力,为公司更好的服务客户奠定了基础。在人员方面,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客户服务团队,具备丰富产品开发、供应链开发及生产管理经验,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或问题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反馈,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在产品开发方面,公司已建立了多部门联动快速响应机制,能够做到2小时给出产品应对方案,24小时给出产品改善方案,48小时内将改善样品送达到客户端。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将自动化生产纳入产品开发环节,依托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满足大批量生产的条件,可根据客户的提出的需求,快速将产品样品进行批量化生产,当客户订单数量或者其他需求发生变更时,能够快速匹配资源,调整生产计划,在满足产品品质的前提下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了能更加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公司已在南京、咸阳、成都等地的主要客户周边投资建厂,以满足客户“属地配套”的需求。
公司拥有一支务实干练且具有相同价值观的管理团队,管理人员均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前瞻性的视野,对行业发展动态掌握及时、准确,能够敏锐地把握市场机遇。管理团队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一致,专业优势互补,职责分工明确,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另外,公司通过建立涵盖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全方位的标准化、目标化的业务流程规范管理,提升运营效率,能够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94,440,591.88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26%;实现营业利润54,607,382.84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6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52,215,980.7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6.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269,508.7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57%;研发费用38,949,318.4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2%。
半导体显示行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和前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半导体显示技术主要包括LCD、OLED等,其中LCD技术占据主导地位,但OLED因其优越的性能特点正在逐渐增加市场份额。显示行业的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显示器等,未来可能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电子标签、智慧医疗等新兴领域扮演重要角色。车载显示和VR显示作为新兴应用领域,正在迎来快速发展期,车载显示屏朝着多屏化、大尺寸化、智能化以及显示技术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预计半导体显示市场将保持稳步增长,特别是LTPSLCD、LTPSOLED、OxideOLED等技术类别,预计将快速成长,产值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0%。OLED技术因其柔性、轻薄、高刷新率等特点。有望成为显示屏领域的主导技术,未来可能替代现有的LCD技术。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好转,出口拉动的中国电子整机产品需求有望增加,半导体显示行业有望释放新一轮爆发力。新型显示技术如Mini/MicroLED、元宇宙和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将为显示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应用场景。
显示产业的增长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从价格、产能、规模的粗放型竞争转向以技术和品牌带来的高附加值为主导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综上所述,半导体显示行业虽然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整体发展前景依然乐观,特别是在技术创新和新兴应用领域的推动下,行业有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随着全球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移动通信、工业电子、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规模的不断增长。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半导体材料是产业链发展的基石,是推动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的引擎,而光掩膜版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核心材料之一,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其份额仅次于硅片,对半导体产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浪潮开始的大背景下,半导体产业已成为绝大部分新兴技术行业的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科技文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未来中长期来看,预计半导体产业链综合市场规模仍将有望继续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从而带动其上游核心材料半导体光掩膜版的战略地位逐步提升。
近年来,我国半导体相关产业逐步从成本驱动走向技术创新驱动,国内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智能手机产业的崛起和全球电子制造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我国半导体产业已进入黄金发展的阶段。在芯片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国家产业政策长期扶持以及产业资本积极投入的大背景下,国内晶圆制造厂加速扩产,根据SEMI预计,从2021年下半年到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将有14家8英寸晶圆厂及15家12英寸晶圆厂建成投产,下游产能快速扩张直接带动对半导体光掩膜版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目前,高规格半导体光掩膜版的产品交付周期已拉长至30-50天,是原有时长的4-7倍;低规格产品的交付周期也增加了1倍左右,约为14-20天。
3、半导体产业链上游核心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已成必然趋势,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行业以及工业电子、军工、航空航天等国家重点战略产业的发展均离不开半导体相关技术的支持,半导体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所必需的关键产业之一。
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存在“全而不强”的现状,即产业链中关键环节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核心产品国产化率较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缺乏深度联系。在地缘政治、国际贸易争端、技术封锁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替代及自主可控、打破国外垄断局面、培育良好产业生态、打通产业内循环已成为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光掩膜版是设计和制造的重要衔接,晶圆厂的核心技术秘密都能在半导体光掩膜版中体现出来,由于目前我国半导体光掩膜版的国产化较低,国内晶圆厂不得不更多地使用国外代工产品,长此以往,一旦数据安全出了问题,将会损害国内企业利益,甚至危及国家半导体产业链安全,因此加速推进相关产业的国产化替代进程势在必行。
公司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秉承“科学发展、客户至上、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品种类型、不断深挖客户需求、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等举措,完成“一大一小一微”的战略布局。其中“大”即布局大尺寸屏幕相关产业,以超高清(4K/8K)、大尺寸液晶面板及大尺寸偏光片为主导;“小”即布局小尺寸屏幕相关产业,以功能性器件、上游核心材料为主导;“微”即布局微电子生产核心材料相关产业,以半导体光掩膜版为主导。通过实施“一大一小一微”的发展战略,公司在半导体产业链上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深耕半导体显示领域,将主营业务拓展至半导体产业链上其他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半导体光掩膜版领域着力开拓,力争早日解决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助力我国半导体产业健康稳定的长期发展。同时,公司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以技术研发为驱动力,逐步将自身打造成为国内半导体产业细分领域的主力军和领跑者,以优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回报社会和股东。
在液晶面板方面,随着5G时代的到来,网络内容传输速度大幅提升,为超高清(4K/8K)、大尺寸液晶电视的普及与推广提供了极大助力,在消费升级推动下,显示面板大尺寸化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公司对客户需求、行业趋势以及市场变化快速做出准确判断,积极布局超高清(4K/8K)、大尺寸液晶面板产业,确保在细分市场具备先发优势。
在功能性器件方面,公司持续看好下游消费电子市场发展,未来将重点针对折叠屏幕、车载显示屏幕、5G技术等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显示领域持续开发新的功能性器件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为下游消费电子产品向智能化、轻薄化、便携化、多功能化、集成化、高性能化发展提供助力。
在偏光片方面,公司计划进军车载显示市场,为车载显示屏幕提供配套的偏光片产品。随着汽车的普及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车载显示屏幕已不仅是新型汽车的标配产品,更是实现“人车交流”的重要媒介。车载显示偏光片作为车载显示屏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状复杂、定制化生产等特点,技术门槛及产品附加值较高,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半导体掩膜版方面,公司已在浙江省宁波市投资建设半导体光掩膜版生产基地,全部投产后可实现45-28nm半导体光掩膜版的规模化生产。光掩膜版作为半导体产业链上游重要的原材料之一,是微电子相关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图形转移工具或母版,是承载图形设计和工艺技术等知识产权信息的载体。目前,我国高精度半导体光掩膜版产品主要仍依赖于进口,国产化率极低。随着公司半导体光掩膜版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将进一步打破国外厂商技术和市场垄断,提高我国在半导体关键材料领域的自主保障能力,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助力我国半导体产业健康稳定的长久发展。
显示行业是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应用领域,公司自聚焦显示行业以来,始终坚持以产业链延伸为发展方向,不断丰富产品种类、丰富产品结构,现已在显示行业上游材料端及中游制造端有所建树,主营产品涵盖偏光片、功能性器件、信号连接器、生产辅耗材等重要显示器件以及超高清(4K/8K)、大尺寸液晶面板产品。未来,公司将以现有优势业务为立足点,进一步向半导体产业链上的其他重要领域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在上游材料端重点发展半导体光掩膜版业务,使其成为公司未来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待时机成熟时,公司计划进一步向产业链上游其他核心材料端挺进,以实现我国半导体产业关键环节自主可控为己任。
公司将继续保持务实的研发风格,以改善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适时推出新产品为研发目标,立足市场,强化创新主体意识,整合外部技术资源,提高研发投入强度,不断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公司在日本筹建研发中心,未来将充分利用当地在半导体领域的先进技术资源,重点在上游材料领域自主研发攻关,通过将研发成果反哺国内市场的方式快速提升公司的综合技术实力及核心竞争力,完成向技术型企业的转型升级。
未来,公司将重点引入以下两类人才:一类是精通管理、熟悉半导体产业、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高级管理人才;另一类是具备专业知识、在半导体产业拥有多年从业经历的高级技术人才。公司通过做大做强,为新老人才提供充足的展业空间和良好的事业发展平台,使得各类人才在与企业共同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增强人才稳定性。未来,公司将加强对各级人员的培训,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不断完善薪酬与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并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力争打造一支团结凝聚、精干高效、蓬勃向上的人才队伍。
有效降低成本、保持利润持续增长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后,公司将继续强化成本控制,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工作流程,使用ERP系统和MES系统对生产成本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有效降低材料损耗。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2.34%,客户集中度较高。若未来行业景气度下降,或行业竞争格局发生重大改变,或主要客户因特殊原因不与公司继续合作,将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重为75.27%,供应商集中度较高。若未来主要供应商的原材料供应不能满足公司生产需求,或主要供应商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等不确定事项导致其无法与公司继续合作,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向下游显示面板制造商供应偏光片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偏光片卷材,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合作的两家偏光片卷材供应商亦直接向显示面板制造商供应偏光片产品,因此公司与两家主要供应商之间存在直接竞争关系。未来,若公司与两家主要供应商的竞争加剧,从而影响两家供应商向公司供应偏光片卷材,则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所处半导体显示行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参与企业众多,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随着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众多民营企业加入本行业,其中部分企业的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虽然下游面板制造企业及终端品牌商设有严格的供应商准入门槛,将大部分技术工艺水平较低、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的企业拒之门外,但受利润驱使,市场中不乏一些通过技术革新和模式创新的竞争对手相继涌现,抢占市场份额。若未来下业增速放缓导致本行业市场需求下降,或上下业龙头企业将业务延伸至本行业,公司或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另外,我国光掩膜版行业受宏观经济、市场供需状况、技术封锁、国际贸易争端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其市场环境会出现一定的波动,若相关行业市场环境恶化,会对公司光掩膜项目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此外,随着相关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发展前景不断向好,新的竞争者可能持续涌入市场,加之现有市场竞争者不断加大相关投入,市场竞争可能趋向激烈化,进而对公司经营管理带来一定挑战和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面板制造领域,终端产品为液晶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液晶电视及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行业的市场景气程度对公司发展影响显著。未来,若因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某一行业的周期波动、突然性事件爆发等对消费电子行业,尤其是对液晶电视及智能手机市场造成短期冲击,如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国际金融危机、消费者更换手机周期拉长等,将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公司采用原料自购模式的偏光片业务毛利率远低于公司别的产品,若未来公司该等业务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加之受到中美贸易摩擦、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其他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将可能存在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公司大部分产品最终应用于国内知名品牌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液晶电视等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国内消费电子品牌厂商充分参与国际竞争,产品出口占比较高。若未来出口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或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或出现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加剧、关税壁垒提高、外交关系恶化等不利因素,均将导致国内消费电子品牌厂商因海外市场受阻而减少对上游材料的采购量,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偏光片卷材、膜类材料、胶带材料、屏蔽材料、搭扣材料等,其中偏光片卷材的采购价格波动对公司当期毛利影响最为明显,若未来公司偏光片卷材的采购价格快速上涨,将会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公司持续推进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功能性结构件、超高清液晶显示面板及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进度,自2022年以来,受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频发、通胀持续高企、全球化进程放缓等因素叠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对消费电子市场造成一定不利影响,显示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导致公司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所涉及的液晶面板及功能性器件产品下游市场需求萎缩。在此背景下,公司结合自身产能和客户订单情况主动调整产能建设进度,使得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进度较原计划有所延缓。公司将积极推进项目实施进度,但未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可能存在因为外部市场环境、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项目实施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前次募投项目实施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报告期内开始投资建设“半导体光掩膜版项目”,该项目涉及的关键设备全部为进口设备,且多为少数几家外资企业垄断,设备交付时间18-48个月不等。受国际贸易争端、技术封锁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关键设备无法按时、按计划进口的风险,亦不排除因设备性能差异导致公司调整技术路线,从而对本次投资项目的预计达产时间、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
光掩膜版作为半导体产业的上游核心材料,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党中央以及国务院、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各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支持我国集成电路电子专用材料发展的产业政策,为本次投资光掩膜版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未来,如果相关产业政策发生调整,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包钢系”争议不断:稀土关联交易议案被否惹猜测,钢渣价格单方变更被指违约
郑州煤电:郑煤集团相关煤炭资产尚未达到资产证券化要求,目前不具备注入条件
周末要闻回顾: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拓展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
“包钢系”争议不断:稀土关联交易议案被否惹猜测,钢渣价格单方变更被指违约
已有9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330.61万股,占流通A股14.31%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8.14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19.87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27%,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真实的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19.87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27%,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真实的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9.94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14%,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真实的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5000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67.93%,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真实的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