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信炼金术者的字典里,一定不会有“普惠”这样的字眼——尽管这一匪夷所思的幻术延续了2500年之久,并且它的产物足以改变炼金术师及其家庭的命运,但是也仅此而已——他们绝不会希望出现遍地是黄金的景象。
从早期的文学作品,到后来的影视节目,它们描绘的场景大都是被人工智能满满填充的明日家园。虽然多数人知道愿望与现实之间横亘着高山大川,但没谁会希望人工智能永远端坐在神坛上。
不过现在看起来,在等科技公司的矢力推动下,我们与未来世界的距离,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遥远……
10月10日,在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HUAWEI CONNECT)上,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开场演讲,详细阐述了华为的AI发展战略。
本届大会以“+智能,见未来”为主题,因此每个人都知道AI将成为本次大会的绝对核心,然而任谁也没想到徐直军的主题演讲里,贯穿始终的其实只有四个字:人工智能。
徐直军认为,在历经两次AI产业的冬天之后,学术研究发现和工程技术发展的相辅相成,终于使得我们进入到“收获”的季节,而其中的核心因素是ICT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加拿大学者理查德·李普塞在《经济转型:通用技术和长期经济稳步的增长》一书中曾经精确指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靠通用技术的不断出现而持续推动的。
何为通用技术?简单说就是那种有多种用途,能应用到经济的几乎所有领域,并且拥有巨大的互补性和溢出效应的技术。譬如公元前的轮子和铁,19世纪的铁路和电力,以及20世纪的汽车、电脑、互联网。
华为相信,AI是一组技术集合,更是一种新型的通用技术,必将改变每个行业、每个组织,乃至每个家庭。
在改变的初始阶段,选择正确的问题将比寻找新奇的方案更重要,业界更应该充分聚焦AI可以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领域,而不是让精力无谓地旁落,徐直军表示。“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AI有它能解决的问题,也有它不能解决的问题。”
保持这种清醒的认知,在当前火热的AI发展大潮中,显然尤其必要。2017年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当年全球发表的机器学习论文数超过2万篇;22个国家发布了AI计划;诞生了1100多家AI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与AI相关的兼并收购和VC投资多达240亿美元和140亿美元。
与之对应的,则是只有4%的企业已经投资或部署AI;具体到零售领域,前面数字更会滑落到2%;部署的智慧城市中只有5%使用了AI;10%的智能手机内置了AI;全球的AI人才供需比仅有1%。
巨大的落差,实际上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兆。徐直军表示,开创AI的未来格局,需要从技术、人才、产业三个方面做主动的变革,这也是华为AI发展的策略的源动力。
基于此,华为将以投资基础研究、打造全栈方案、投资开放生态和人才教育培训、解决方案增强、内部效率提升等五个方面,作为华为AI发展的策略的基石与准则。
当然,再好的战略也需要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强力支撑,否则就成了空中楼阁。毕竟在产业界的发展历史中,“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情况,我们早已是屡见不鲜。
其中,全场景是包括公有云、私有云、边缘计算、物联网行业终端,以及消费类终端等部署环境;全栈则是技术功能的视角,、芯片使能、训练和推理框架,以及应用使能等均包括在其中,这些本就是华为的看家本领。
借由华为的全栈方案,徐直军带来了当天大会的Highlight,我们甚至能够说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大亮点。他平静地表示:“外界一直盛传华为在研发AI芯片,今天我要对大家说:这是事实!”
实锤了!传说中的华为Ascend系列化AI芯片终于成真!这中间还包括Max、Mini、Lite、Tiny和Nano等五个系列,面向各种AI应用需求,Ascend以其创新性的“达芬奇架构”,能够说是不同场景、一网打尽,市场上现在没有一点架构能做到这一点。
其中,Max大多数都用在云上,为AI应用提供强大的训练算力,而其他系列芯片则大多数都用在物联网、行业终端、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在部分场景下,它们的用途会有少许的交叉。
徐直军当天发布的两款产品,是华为基于“达芬奇架构”研发的Ascend 910——当前全球已发布的单芯片计算密度最大的AI芯片,以及Ascend 310——目前面向边缘计算场景的最强算力AI SoC。
对了,Ascend的中文名字是昇腾,即便是字面上,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华为的勃勃雄心和十足信心。此时的台下,掌声雷动!
与华为的麒麟系列芯片一样,昇腾不会对外销售,而是会以芯片为基础开发AI加速模组、AI加速卡、AI服务器、AI一体机,以及面向无人驾驶和智能驾驶的MDC,继而进行销售。
华为的全栈方案中,还包括了CANN(包括芯片算子库和高度自动化算子开发工具)、MindSpore(支持端、边、云独立的和协同的统一训练和推理框架),以及应用使能(提供全流程服务——ModelArts、分层API和预集成方案)。
徐直军表示,全栈意味着华为有能力为AI应用开发者提供强大的算力和应用开发平台,有能力提供大家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AI,实现AI的真正普惠。
至此,华为AI的愿景、战略和方案已经一应俱全,只差落地了。那么,华为将会如何具体去做呢?
大会第二天,华为公司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走上讲坛,带来了华为对AI落地的具体阐释。陪同上场的,还有他的数字化分身——一个3D智能建模的卡通形象,不仅外表酷似徐文伟,而且操着几乎同样的腔调,与他一起进入到徐徐道来话AI的过程中。
徐文伟表示,未来十年的AI应用场景主要在行业。根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AI市场空间将达到3800亿美金,其中90%来自于企业市场。
其一,场景是起点。与其像过去那样经常问AI能做什么,不如问我们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亟需解决哪一些问题?如何用AI加以实现。
其二,行业智慧是突破点。俗话说老马识途,专家智慧就是行业老马,我们要把这一些行业老马的经验变成AI的技能。
其三,使用AI的目的是实现价值。AI应用带来商业经济价值、产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基于价值的实现又能回馈补充数据,让AI更聪明。
第一种是海量重复型场景,比如图片/图像鉴定、单据审核等工作,在此类场景中,AI应用的核心价值是提升效率,完成这些目标明确、重复海量的简单任务。
第二种是专家经验型场景,在国内很多行业专家稀缺是常态。比如在医疗行业,全国只有不到5000名达标的宫颈癌筛选专家,如果要把全国适龄女性筛查一遍需要20年之久,而采用AI辅助则能提高5-10倍的效率。
第三种是多域协同的场景,这也是最为复杂的应用场景,比如城市智慧交通系统、现代化制造等,由于维度、变量等因素,单单靠人脑显然已经没办法做出及时的分析、判断和响应。
事实上,无论简单场景,抑或是复杂场景,华为AI均已有诸多成功的应用案例。
以深圳机场为例,目前该机场每天起降航班超过1000架次,靠桥率约为70%,每天客流量12万人。通过“+AI”以及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靠桥率将提升10%,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每年将有400万人不用坐摆渡车去远机位。
同样是深圳,作为国内目前车辆密度最高的城市,深圳交通压力巨大。深圳交警选择了华为云,在坂田9个路口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结果是平均车速提升了15%,车主和乘客们每天上班能节约10分钟。
作为一家平台公司,围绕AI落地,华为将以技术领先、保持开放性和公平性的平台,与生态伙伴一起,使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共同打造包括产业联盟、商业联盟、标准及开源以及开发者等在内的生态。
徐文伟表示,华为计划在3年内发展100万AI开发者和合作伙伴。他认为,100万的数字其实并不大,AI的落地仍有大量基础和重要的工作,需要层层推进与落实。
华为的选择也是一样,誓将AI的“通用”进行到底,让人工智能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走向普惠大众;让每一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每个行业沐浴其中,尽享人工智能红利。